【内容提要】2000年和2002年,普京分别提出动荡弧和稳定弧概念。2015年非洲—欧亚动荡弧形带已经从太平洋扩展到大西洋,从东帝汶延伸到突尼斯,既包括欧亚大陆核心区域,还有周边岛屿。“阿拉伯之春”使动荡弧形带迅速波及北非和西亚国家。欧亚大陆“包围圈”的形成与领土争端和对抗,也与资源开采以及过境运输和贸易通道有关。除了中俄边境稳定之外,西部和西南输往中国的油气管道处于潜在动荡区。中俄与中亚国家应联手治理和打造欧亚“稳定弧”,从源头消除和控制诸多不稳定因素,创造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对接的和平环境。中俄可以尝试在上海合作组织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基础上建成阶梯式屏障,阻止来自陷入动荡漩涡之中的中东动荡的输出和扩散。
【关 键 词】欧亚 动荡弧形带 一体化 地缘政治
【作者简介】В.Н.科洛托夫(В.Н.Колотов),历史学博士,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胡志明学院院长兼远东国家历史教研室主任;庞昌伟,国际政治学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国际石油政治中心主任、教授。
【译者简介】贾雪池,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