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俄乌冲突爆发后,在冲突本身与美西方制裁的双重压力下,俄罗斯通过实施战时财政政策成功地维持住了财政系统的稳定。其政策体系具有鲜明的危机型资源动员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在收入方面,俄罗斯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引入新型非税收入工具,强化对国有资产的动员能力,打造出多元化的财政收入保障体系。在支出方面,持续扩大国防相关支出,重点支持军工复合体加速发展。在财政平衡方面,构建了多层次的赤字融资机制,并将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作为补充融资渠道。然而,这一战时财政政策体系也存在着诸多潜在风险,包括收入汲取的强制化加剧了社会与经济间的失衡,预算支出的军事化引发了资源配置的扭曲,财政赤字的常态化威胁到了财政纪律与金融秩序的稳定,等等。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转型需求的变化,未来俄罗斯的财政政策目标将重点转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致力实现国家发展。
【关键词】俄罗斯 战时财政 税收改革 国防支出 财政保守主义
【作者简介】丁超,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课题“社会及城镇化数据整编与空间化处理及综合集成”(项目批准号:2022FY101904)阶段性成果。